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且复发率很高的精神疾病,而且复发次数往往决定着精神缺损的严重程度。精神缺损严重的患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对分裂症患者采取预防复发的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量治疗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分裂症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症状减轻,可获满意疗效,但要彻底治愈则非常困难。故对住院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一般需3~5年,这是防止病情复发的重要环节。但有些病人因病情好转症状消失出院后则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复发。有资料介绍,坚持维持量治疗的病人病情复发率为38.4%,而未能坚持服药者病情复发率则高达81.2%。
当然服用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较多,所以有的患者一旦症状消失出院,就想停止服药,这是最为危险的信号,家属应说服病人赶快继续服药。可采用长效制剂五氟利多或氟哌啶醇癸酸酯等,如五氟利多,具有阻断脑内多巴胺能受体作用,对各型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半衰期长,每周仅口服1~2次,小剂量维持可每次10mg/周二次。由于剂量少,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增强了药物的依从性并减少或阻断了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氟哌啶醇癸酸酯为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中的长效注射剂,其半衰期为3~4周,具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维持治疗可4周肌注一次,剂量为50mg。维持性药物治疗不仅防止分裂症复发,重要的是可使病人保留功能水平和最佳的适应能力,以过上常人的生活。如能将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的心理治疗,预防复发的效果更佳。 (2)注意及时发现分裂症病人复发征兆:病人经住院治疗痊愈后,在逐步康复的过程中,病人一般都回归家庭或社会。但由于种种原因会为回归家庭或社会的病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极易引起病情的反复。因此,家属或监护人要注意病人的病情,掌握复发前的先兆特点,稍有异动就必须及时复诊。常见先兆为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激惹;生活懒散,独处少语,发呆发愣,喜卧懒言;无原因的睡眠不好,言语和行动使人难以理解等。 (3)坚持定期门诊,随时与医生沟通:有许多分裂症病人在病愈出院后,就不愿或不重视定期到门诊复查,只有又发病了才想到医院,这就违背了预防复发的初衷。在病人自知力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到医院复查,可连续、动态的将病人的情况反映给精神科医生,在其监护之下适时调整维持药量,解除病人各种困惑,给予心理治疗。此时病人能听进医生的指导和鼓励,能按医生的要求去做,这对预防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定期复诊的医生最好是住院时的经治医生或经治的门诊医生。因经某位医生一手治疗而获愈,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如主要的精神症状表现怎样?针对症状选用何种药物,病人的耐受性如何?用药量多少为宜?病人的个性怎样?……等等。只有掌握病人的全部资料才会有的放矢的做好监护,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病人要与医生保持电话或网上联系,随时沟通情况,求得医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复发无机可乘。
(4)减少诱因、保持合作:分裂症病人虽经治愈但其精神活动仍然十分的脆弱,心理上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如遇某种诱因则极易导致病情复发。因此,病人家属、亲友、乡邻一定要为病人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绝对避免病人受到任何刺激,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家属或监护人要和病人保持密切信任的关系,对你言听计从,才会有良好的合作。要设法使病人尽其可能的与社会联系,活跃病人的生活,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最大可能地延缓或避免精神衰退。这些对预防复发均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