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网交流QQ:1683387133精神卫生服务网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精神卫生 > 正文

康复疗法简介

作者:1 来源: 日期:2014-9-5 8:17:58 人气: 标签:

近年来,国内国外的精神病院内的康复训练项目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项目目标、疗程、操作方法、评定标准等也都渐趋合理。这些康复训练也都类属于行为技能训练,旨在使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得到恢复,能重返社会,回归自然。康复医学称之为康复疗法。常用疗法有:

音乐疗法又称为“心理音乐疗法”。它是将医学、心理学、物理学、音乐类学等学科综合而产生的一项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音乐艺术的结构特点、音响的物理性能、音乐对情绪的感染力来调整人的神经生理功能、改善心理状态,以达到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

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对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五音(角、征、宫、商、羽)及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论述了五音可以疗疾。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音乐疗疾真正成为一种系统的方法,直到20世纪80年代,音乐疗法才正式被引入精神科而成为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方法。

音乐治疗从形式上可分为集体治疗和个体治疗,方法上可分为被动性音乐疗法(又称为感受性音乐治疗)和主动性音乐治疗。

1、被动性音乐治疗

此疗法主要是以欣赏聆听音乐为主的一种治疗方法。依据同质性原理、针对病人的情绪状态选择适宜的乐曲。

①注意选用的乐曲节奏和旋律必须与病人情绪状态相接近,才会使病人容易接受并易产生共鸣,感染情绪且使之协调。如对焦虑病人,则宜选用高亢急速的音乐,以疏泄病人的情绪,然后再选用悠扬平缓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情绪上的调整;对抑郁沉闷的患者,宜选用节奏缓慢、旋律低沉、曲调优美的音乐,引起病人共鸣后,转用高亢振奋的音乐进行情绪强化,以达调解之目的。适宜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可以激活病人的情感与兴趣,往往会使病人潜意识的事件显露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音乐对情绪的疏导作用是通过病人自身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来实现的。高亢的音乐,可以给人情绪上的振奋,使人摆脱低靡的情绪;快节奏、激昂的音乐可以使攻击性情绪得到疏泄;听唱委婉哀怨的歌曲,可以使抑郁、不安、彷徨无助的情绪宣泄出来,使情绪获得松弛。但节奏和旋律适宜音乐的选择,必须是在清楚病人个人的兴趣爱好、既往经历、发病原因、目前的精神状态等之后,再予以确定。

②歌曲的选择要以病人熟悉会唱的为主,特别要注意病人的年龄段。年纪较轻的喜欢当前流行的影视剧中的插曲及流行歌曲,年长的则喜欢五、六十年代的老歌。

③治疗时间:一般每周6次,每次一小时左右,12个月为一疗程。

④音量:治疗所用的音量一般应控制在60dB左右。

⑤治疗环境:治疗室内要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

2、主动性音乐治疗

主动性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的调节作用,帮助病人恢复活力,促使病人主动参与,增进病人的活动,主动进行人际交往,树立康复的自信心。

①患者的主动参与、积极活动必须是在医患关系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也才可成为改善躯体和心理症状的一种康复疗法。

②在治疗过程中,可运用多种形式促进患者积极参与。除聆听、欣赏音乐之外,还可采用唱歌、即兴小品表演,即兴器乐演奏、演唱、学唱新歌、学习乐理知识等来改善病人的注意力,调解其心境,增强主动意识。

③进行节奏训练,促进良好的心理体验,调节生理节律,以达康复之目的。

节奏训练可进行敲打鼓点、简单的拍打节奏、立体节奏等训练。可练习敲打秧歌调鼓点、戏剧鼓点、舞蹈鼓点,引导病人身心放松,随鼓点产生节奏联想和体验。还可指导病人随着音乐节奏练习舞蹈和扭东北大秧歌。这些活动可使患者在意象联想的过程中,充分发现自我,唤醒久已逝去的记忆和埋藏在潜意识中的情感,使某些情绪在升华中获得满足,增强自信。

④选创一些歌曲,组织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演唱,如对唱、独唱、重唱、卡拉OK演唱、表演唱、合唱等。

⑤治疗时间:每周3次,每次2小时。23个月为一疗程。

一、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是运用绘画作业的手段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它隶属于行为技能的康复训练,.能较好地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阴性症状,可作为慢性精神病的一种康复措施。

用绘画艺术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国外已有数十年的经验,直到目前,在欧美、日韩等国艺术治疗已成为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以心理行为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绘画作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从中揭示出患者内心的思维活动、情感体验,以及幻觉、妄想等症状。以此为契机,引导患者从幻想中解脱出来。但在我国,由于大多数患者没有绘画基础,更谈不上用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故目前绘画疗法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开展。

绘画疗法的疗程可定为10周,每周创作2~3次,每次以2小时为宜。开始时应由有一定绘画技能的老师先行讲授一些绘画基础,如线条、构图、色彩等,掌握了这些基础之后可进行素描临摹、静物写生和着色添画等。在绘画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鼓励,以使患者在绘画作品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得到情感的满足,以疏泄不良情绪,消除自卑,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

二、书法训练

书法训练也是精神疾病患者艺术康复手段之一。对改变住院生活,改善症状促进康复都有积极意义。

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被誉为“无声的音乐,有情的图画”。它是对语言、表演、造型、综合等四种艺术主要特征的融合。而这复杂的艺术手段却只通过线条和笔锋的变化来予以表现出来。因而,书法又被称作线条艺术。书法训练可以培养患者兴趣、改善不良情绪,利于患者康复。

传统的书法均为毛笔,训练中为简便起见,可选用隶书和楷书二种字体为好。在书法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患者进行作业辅导、讲评、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使患者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改善症状,调整情绪,促进康复。此训练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经济快捷,适于我国国情,发展前景广阔。

此外,还有代币疗法,烹饪疗法等行为疗法,对精神病的康复均有一定的作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网站首页 | 浩东诊所 | 李氏家园 | 自杀救助小组 | 保定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 保定市军艳中医精神卫生诊所 | 振兴精神卫生诊所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精神卫生服务网(www.jswsfw.net) - 精神卫生服务网相伴,健康一生!
地址:保定市长城南大街1298号 电话:0312-2110395 2136197

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做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11-2014 冀ICP备12075763号-1

互联网网站
备案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