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网交流QQ:1683387133精神卫生服务网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精神卫生 > 正文

世界精神疾病分类简介

作者:1 来源: 日期:2014-10-23 8:43:19 人气: 标签:

    国际精神疾病分类始于1948年,当时为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组织资深专家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一书的第6版(简称ICD―6)中首次加入了精神疾病的分类,但很不完善,仅很少国家试用。几乎是同时美国精神病学会也公布了与ICD―6相适应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一版(简写为DSM―Ⅰ),也相应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处。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对ICD―6进行了广泛的修订,于1968年又正式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八版(ICD―8)。为使分类趋于统一,ICD―8对诊断的概念和标准作了诠释,并附有名词汇编,单独列于《国际疾病分类》第八版的第五章中。ICD―8是经许多国家协商所取得的折衷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公布后,仅欧洲和部分国家应用。同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也公布了修改后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二版(DSM―2)其中部分采纳了ICD―8的分类项目。

1978年第二十九届世界卫生会议采纳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意见(第九版修订意见),正式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简称ICD―9。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美国国立精神病卫生研究所的支持下,继ICD―9之后于1980年拟定公布了《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简称为DSM―Ⅲ)。该版本对各病种都有一段较全面的简单的定义式的描述,旨在希望为临床学家和研究者提供明确的诊断类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DSM―Ⅲ应用以下分类原则来组合个别障碍,并按先后次序进行排列:

一、具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的精神病,作为组成器质性精神病和物质引致精神病的分类基础,放在首位。

二、病因未明的所谓功能性精神病,以症状学为分类基础。这包括临床象的横断面和病程的纵观,作为精神分裂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焦虑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分离性障碍、人格障碍和冲动控制障碍的分类基础。

三、具有已知或假设的心理社会病因、未在别处分类的反应性障碍,是反应性疾病包括适应障碍的分类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2年又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在此版中将全部的精神障碍列为10大类,其分列如下:

⒈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⒉ 使用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⒊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⒋ 心境(情感)障碍;

⒌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⒍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⒎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⒏ 精神发育迟滞;

 

⒐ 心理发育障碍;

⒑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在ICD―10中,第五章单列精神科疾病,而且在整个版本中,只有本章的内容最详细。该书包括21章(ICD―9为17章)、其目录如下:

Ⅰ、确定的传染性与寄生虫性疾病(A00-B99)

Ⅱ、新生物(C00-D48)

Ⅲ、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免疫机制有关的确定障碍(D50-D89)

Ⅳ、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E00-E90)

Ⅴ、精神与行为障碍(F00-F99)

Ⅵ、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Ⅶ、眼及其附件的疾病(H00-H59)

Ⅷ、耳及乳突的疾病(H60-H95)

Ⅸ、循环系统疾病(I00-I99)

Ⅹ、呼吸系统疾病(J00-J99)

Ⅺ、消化系统疾病(K00-K99)

Ⅻ、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L00-L99)

XIII、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M00-M99)

XIV、生殖泌尿系统疾病(N00-N99)

XV、妊娠、生育及产褥期(O00-O99)

XVI、起源于围生期的状况(P00-P96)

XVII、先天性畸形及染色体异常(Q00-Q99)

XVIII、症状、体征及异常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未在他处归类(R00-R99)

XIX、外伤、中毒及确定的其他外部原因的结局(S00-S99,T00-T99)

XX、外源性致病及致死原因(V01-V98)

XXI、影响健康状态及与健康服务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

上述21章目录中,只有第五章称为“障碍”,其他各章均称为“疾病”。

ICD―10与ICD―8和ICD―9两版比较,增加了许多新内容,是90年代精神疾病分类的一大进步。特别是该书对每一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进行精辟的描述,并列出诊断要点,这是本书的最大革新。如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相符,即可确定诊断;如部分相符则可做出临时诊断;如不可能获得更多资料时,可做出试验性诊断。

ICD―10与前两版相比,显著增加了分类的总容量。正文中分列两个词的类别(即一个拉丁字母和一个阿拉伯数字)和三个词的类别(即一个拉丁字母和两个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后增加的数字标明某些亚型。以一个拉丁字母和随后两个阿拉伯数字为基础的编码系统取代了ICD―9的数字编码系统。

ICD―10在ICD―9的分类基础上作了改动。ICD―9按传统的归纳方法把所有的精神障碍分为四类,即:

⒈ 器质性精神病

⒉ 其他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

⒊ 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障碍)

⒋ 精神发育迟缓

此一分类法是按传统分法中的“轻性精神病”和“重性精神病”而划分的。这种分法是不太合乎情理的,任何疾病都是先轻后重(急性病除外),不能把同一疾病分为轻重的两个类别。而ICD―10主要是按症状将精神障碍分为10类,这10类中只有F1类按病因分,F9类按年龄分,其他则都是按症状分的。分类编码按10进位计。

ICD―10第五(F)章“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择其主要项目抄录如下,供参考。

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00阿茨海默病性痴呆

F01血管性痴呆

F02在他处分类的疾病所致痴呆

F03未指明的痴呆

F04器质性遗忘综合征,不包括酒精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者

F05谵妄,不包括酒精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者

F06由脑损害及功能失调,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他精神障碍

F07由脑疾病、脑损害及脑功能失调,所致的人格及行为障碍

F09未标明的器质性或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0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1使用鸦片类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2使用大麻类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3使用镇静剂或催眠剂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4使用可卡因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5使用其他刺激剂(包括咖啡因)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6使用致幻剂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7使用烟草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8使用挥发性溶剂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19使用多种药物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型障碍

F20精神分裂症

F21分裂型障碍

F22持续性妄想性障碍

F23急性一过性精神病性障碍

F24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F25分裂情感性障碍

F26其他非器质性精神病性障碍

F29未标明的非器质性精神病

F30-F39心境(情感性)障碍

F30躁狂发作

F31双相情感性障碍

F32抑郁发作

F33复发性抑郁障碍

F34持续性心境(情感性)障碍

F38其他心境(情感性)障碍

F39未标明的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40恐怖性焦虑障碍

F41其他焦虑障碍

F42强迫性障碍

F43对严重的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

F44分离性(转换性)障碍

F45躯体形式障碍

F48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F50-F59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50进食障碍

F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F52不是由器质性障碍或疾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碍

F53伴发于产褥期而未在其他处归类的精神或行为障碍

F54伴发于其他处归类的障碍或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F55不产生依赖性物质的滥用

F59未标明的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F60特殊型人格障碍

F61混合型及其他人格障碍

F62不是由于脑损害或疾病引起的持久性人格改变

F63习惯和冲动障碍

F64性身份障碍

F65性偏爱障碍

F66与性发育及指向有关的心理及行为障碍

F68成人的人格及行为的其他障碍

F69未标明的成人的人格及行为障碍

F70-F79精神发育迟缓

F70轻度精神发育迟缓

F71中度精神发育迟缓

F72重度精神发育迟缓

F73极重度精神发育迟缓

F78其他精神发育迟缓

F79未标明的精神发育迟缓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80言语及语言的特殊发育障碍

F81学校技巧的特殊发育障碍

F82运动功能的特殊发育障碍

F83混合性特殊发育障碍

F84广泛发育障碍    

F85心理发育的其他障碍

F89未标明的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0多动障碍

F91品行障碍

F92品行及情绪混合障碍

F93特别发生于儿童期的情绪障碍

F94特别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社交功能障碍

F95抽动障碍

F98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其他行为及情绪障碍

F99未标明的精神障碍

   (注:F99所指的是上述F00-F98均未能包括的精神障碍,不仅仅限于儿童的精神障碍)

在F0中主要以综合征(例如痴呆)为分类依据,不再使用“老年性痴呆”的名称,而代之以“阿茨海默痴呆”的晚发型和早发型。另外,还使用了包括范围更广的“血管性痴呆”的名称。

在F1中,将通常未被重视的“使用烟草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收编入内。

在F2中,仍保留精神分裂症的传统分型(包括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把“感应性精神病”局限为“感应性妄想障碍”。

在F3中,仍保留单纯的“躁狂发作”,而没有把它全部包括在“双相情感障碍”内。

F4与过去的“心因性”精神障碍相似。本版本中用“神经症性”的形容词取代“神经症”,还暂保留“神经衰弱”的诊断。本版中不再使用认为有贬义的“癔病”一词,将此类障碍并入F44和F45中。“分离障碍”和“转换障碍”以使用“分离障碍”为主,“多重人格”也纳入其中。

F5主要包括饮食、睡眠和性障碍(主要为性生理障碍),未太引起重视的“非依赖物质滥用”也归入此类中。

F6是人格障碍,加上“成人”限定范围,儿童除外,因其只可产生行为障碍。“性心理障碍”归入此类中。

F7和F8都是“发育障碍”分类,“精神发育迟缓”与“心理发育障碍”是乎应该归于一类,F84“广泛发育障碍”则应包括F7,将“儿童期孤独症”和“不典型孤独症”并入此类,值得商确。

ICD―10第五(F)章即“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编篡为几种版本。

⒈ 为科研用的一套诊断标准,在此类版本中,比较细微地列出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⒉ 临床诊断用版  在简单描述各种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诊断要点,供精神科临床使用。

⒊ 供基层医生用的版本  此种版本不是按精神疾病分类,而是列出综合征结合症状,为基层医生提供诊断依据。30项综合征中较为详细的有24项,每项综合征都以实用为原则列出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ICD―10比前几版有较大的改进,并参照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简写为DSM―Ⅳ),虽然说ICD―10照前几版有较大改进,给精神卫生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准则,分类较以往更趋完善,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日益扩大的国际间的交流,将会有更新的版本问世。

美国精神病学会经多次修订后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1994)将精神疾病分为17大类:

⒈通常在儿童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⒉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

⒊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

⒋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

⒌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⒍心境障碍

⒎焦虑障碍

⒏躯体形式障碍

⒐人为障碍

⒑分离性障碍

⒒性及性身份障碍

⒓进食障碍

⒔睡眠障碍

⒕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⒖适应障碍

⒗人格障碍

⒘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DSM―Ⅳ的分类参照DSM―Ⅲ的多轴诊断,也列为五个轴并作了适当的改进,既要与ICD―10保持一致,还要具有本国特色。

五轴为:

轴Ⅰ:临床障碍(包括上述分类中的1~15类,但精神发育迟缓除外)。

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轴Ⅱ:人格障碍(上述分类中的第16类)。精神发育迟缓(上述分类第一类中的第一项)。

轴Ⅲ: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病)。

轴Ⅳ:心理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9点,即:①基本支持集体(家庭)问题;②与社会环境有关的问题;③教育问题;④职业问题;⑤住房问题;⑥经济问题;⑦求医问题;⑧与司法单位有关的问题;⑨其他问题)。

轴Ⅴ:功能的全面评定(GAF),制定出GAF量表,以百分制评分,最好的评为100分。DSM―Ⅳ的分类较为系统全面,诊断标准详细而又准确,虽然此版本主要为美国通用,但对世界各国均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此版本对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项目的诊断标准分列于附录B里,全书10种附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网站首页 | 浩东诊所 | 李氏家园 | 自杀救助小组 | 保定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 保定市军艳中医精神卫生诊所 | 振兴精神卫生诊所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精神卫生服务网(www.jswsfw.net) - 精神卫生服务网相伴,健康一生!
地址:保定市长城南大街1298号 电话:0312-2110395 2136197

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做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11-2014 冀ICP备12075763号-1

互联网网站
备案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