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网交流QQ:1683387133精神卫生服务网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专题 > 正文

思维障碍

作者:1 来源: 日期:2014-5-21 15:30:09 人气: 标签:

思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是以语言为工具,运用概念(词)、判断(句)和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现实,并对客观现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人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形成各种概念,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通过思维活动能够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但由于思维过程的异常,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造成对客观现实歪曲的反映,思维障碍也是主要的精神症状之一。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现实最高级最复杂的反映过程,所谓的思维障碍是因某种外来的或体内的有害因素的影响,以致破坏了人脑正常的思维规律或扰乱了人的思维的逻辑进程,思维过程中形成一些与常人相反的逻辑概念,做出违反常人逻辑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形成思维障碍,丧失了正常的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造成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思维障碍与感知障碍相比,无论形式或内容都远为复杂,特别是其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形式,被精神科医生当作诊断某些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

思维障碍的表现复杂多样,分类方法也很难统一,大多将其分为联想障碍(思维过程障碍),逻辑结构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的障碍等。

一、联想障碍

联想障碍即思维过程障碍。通常所说的思维过程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和联想等过程,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又形成判断,然后进一步运用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形成复杂多样的观念和思想。思维过程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语言的基本成分是词,词所表示的就是概念。所以,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也就是概念(或“词”)的相互联系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联想过程。正常人的联想过程具有一定的速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来进行,但在思维障碍的情况下,患者的联想过程不仅表现出速度上的异常,而且其联想常表现为逻辑反常,杂乱无章,令人难以理解。

⒈联想奔逸(又称为思维奔逸或观念飘忽)

联想奔逸为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表现为联想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的概念连续不断地在大脑中涌现,联想的内容丰富生动,且与周围的现实有密切联系。而且大量的前后概念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表现为音联、意联及随境转移的接近联想。音联是指患者在言语中,上下句之间如果只因词语的同音或押韵,不顾其意义是否关联,就随意联结起来。如果只因词句意义相关或字义相通或相反而不管上下句之间是否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任意地联结起来则称为意联。患者在说话时很容易改变主题,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还没说完就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了,而且说话的主题也可以随着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或出现的新情况而转移,称之为随境转移,这是躁狂症的典型症状。

⒉思维迟缓

思维迟缓又称抑制性思维,与联想奔逸相反,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是思维过程十分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对问题反应迟钝,很难集中注意力,言语很少,内容也十分单调、简单。此类患者的思维仅仅受到了功能抑制性的影响,对一般的常识和判断理解能力都是良好的,智力没有什么损害。这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⒊病理性赘述

又称其为赘述症,是一种思路的障碍。思维的进行迂回曲折,叙述事情反复累赘,加入许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细节描述,使讲话难以抓住要点,罗嗦重复,不得要领。虽然言语速度缓慢、累赘,但主题不变或变动不大,最后还是能把意思表达出来。多见于癫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和老年性精神障碍。

⒋思维贫乏

主要是联想的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对问题一般只能表面上作出反应,很难进一步的联想发挥,所以回答问题往往很肤浅、简单,语言表述单调、空洞,常常是沉默寡言而又茫然不知所措。此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病。

⒌思维云集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病人会不由自主的在脑中涌现出一连串的联想,而且这种联想的思潮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似乎是神差鬼使般的有一种外部的力量强加于他,观念发生着不寻常的变化,快速大量地、强制性地涌现出无现实意义的联想,而且常常是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⒍思维散漫

即联想的范围过于散漫,思想内容虽然多少有点联系,每句话也较为通顺,结构也较完整,意义也可以理解,但整个谈话或书写内容没有中心思想,缺乏逻辑的必然的联系,使人难于理解谈话的主题和书写文章的中心。这是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二、思维的逻辑结构障碍

人的思维作为一种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形式,依赖于运用正确的概念,遵循一定的逻辑进程进行判断和推理来完成。思维的逻辑结构障碍的这种形式的思维障碍,思维时在概念的运用上往往出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判断推理的混淆,以致在判断和推理时,思维违反逻辑和语法规律,使人难以理解。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⒈逻辑倒错性思维

是一种思维逻辑进程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明显的缺乏逻辑依据的推理错误。往往会在没有前提的条件下做出结论,或在毫无根据的条件下设置前提,还可出现因果或果因的倒错,使言语或文章的推理离奇古怪,难于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偏执性精神障碍及某些人格障碍。

⒉象征性思维

这也是一种思维逻辑进程的障碍,主要为概念的转换。是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这种把某种具体的事物、动作、标志或某些特殊的抽象概念、判断或推理互相代替或象征的思维进程不符合逻辑规律,更违反常人的思维习惯,因而,此类的代替或象征如不经患者自己的解释别人是无法理解的。如有的患者经常反穿衣服,以此作法表示自己的“心地坦白,表里如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⒊语词新作

是一种逻辑结构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将不同含义的概念或词融合、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其含义也只有患者本人才能理解。如有患者认为人心不正,就应该把带“心”的字的“心”放在旁边,如恩=,思=,恋=,意=愔等。

⒋破裂性思维

又称为联想断裂。是一种严重的思维障碍,也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之一。思想内容缺乏内在的应有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严重紊乱。病人在意识清楚的状态下出现思维或联想过程的破裂,在言谈或书写中,一般的单独语句的语法结构和文法还较正确,内容和意义还可以理解,但在整段话和句与句之间却没有任何联系,常常是一些词句的堆砌,缺乏中心思想,支离破碎的内容,杂乱无章使人无法理解其意义之所在。此类思维障碍如果是产生于意识障碍的背景之下,则称之为思维的不连贯,也是联想错乱的严重状态之一,它表现为比破裂性思维更为严重的思维断裂,语言和文字变得毫无意义,不仅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就连词与词之间也毫无联系,成为零碎的支离破碎而又杂乱无章的没有任何主题的语言或文字。此种症状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常常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三、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的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妄想是大脑在病理条件下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主要表现为患者对某种虚构的不真实的思想内容坚信不移,这种思想内容毫无事实依据,完全违背思维的逻辑规律,甚至荒谬之极,但病人对此仍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其所谓的自认的“真实性”仍然坚信不移。即使你摆出确凿的令人信服的事实,多方面的说理论证,也根本无法动摇病人的信念。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异常的表现,是精神病最重要而又常见的症状之一。

妄想的内容一般常以个人经历、社会及文化背景有关,所反映的均为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或存留于大脑之中的以往的生活信息,且均与生活真实相违背。

有人按照妄想的起源将其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起源于某种突然发生的病理性体验,内容与病人当时的现实情境与以往的生活经历无法联系。如某病人原先并没发现任何的精神异常,只是在企业重组动员大会之后他认定领导讲话中提到的具体措施主要是针对自己制定的,而这位病人曾是企业中的先进生产者,他的生活经历和整改措施也没有任何明显的联系。这种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时有发生。继发性妄想是在病态体验的基础上如感知错幻、意识模糊、智力障碍等所导致的判断推理错误,或经精神刺激和暗示等所产生发展起来的妄想。某些病人的继发性妄想可以逐渐完善、前后连贯,形成系统性妄想。此类妄想多见于偏执型精神病。而病人产生的内容互不连贯,不固定的荒谬的而又零散的片段式的妄想,则称作非系统性妄想。这是按妄想的结构来划分的,但目前妄想的分类都是按妄想的内容的意义来划分,按照妄想内容的意义可将妄想分类为被害、夸大和自责等三类。而这三类妄想的内容又都关乎患者的切身利益,如本人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社会地位、政治及经济条件、本人的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

原发性妄想强调的是产生的突然性,没有心理上的原因,而继发性妄想是先有其他心理过程的病态体验,妄想的产生是对原发障碍的解释与说明。而夸大、自责和被害等三类妄想则应属于继发性妄想。

(一)夸大妄想类

⒈发明妄想  是指病人坚信自己已经做出了重大的发明创造,获得了国家或国际的科技成果奖,并有更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即将问世。

 

⒉财富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极力夸大自己的经济地位,极力标榜自己是某跨国集团或某大公司的总裁或董事长,全世界的财富都由他一人掌管。

⒊权利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己掌管着全天下的人,并和神灵及外星人有密切联系。

⒋血统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非父母亲生,真正的父母是某位领袖或皇宫贵族,或当今世界最有名望的人。

⒌钟情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忘乎所以的与异性接触,即使遭到严词拒绝,百般辱骂、殴打也认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是否忠诚仍不休止的纠缠对方。

(二)自责妄想类

⒈自责自罪妄想  病人自认为犯了严重的错误或不可饶恕的罪行,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给亲人或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即使自己做牛做马也难以补偿其罪过。常采取不吃不睡拼命干活,甚至采用自伤或自杀等极端的赎罪方式。

⒉贫穷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分文皆无,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以致忧郁、绝望、怨恨。

⒊疑病妄想  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或是某种严重疾病,即使到著名医院经权威医生确诊无病也无法解除疑病观念。而且没日没夜的忧愁哀叹,甚则嚎叫、哭闹,自认为家人不关心自己的死活,自己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⒋否定妄想  也称虚无妄想。病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并坚信本人也不存在了,只有一付空虚的躯壳。

(三)被害妄想类

⒈被害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或亲人正在被跟踪、被迫害。自己外出时觉得许多双眼睛都在监视他,某些人或集团要对自己下毒手。在食物中也有人放了毒药,走路时也有人暗中用枪瞄着自己,睡觉时也有人在窗外监视自己,随时有被暗杀的危险。由于妄想的支配,病人可表现拒食、攻击、报复及自杀行为。

⒉嫉妒妄想  指病人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另有新欢,常常暗中跟踪监视,偷查手机收发讯号,偷看日记,检查内衣,甚至直接逼问其配偶以求证实,即使没有任何证据也坚信不移。此类妄想往往会促发病人的报复行为。

⒊跟踪妄想  病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觉得有人在跟踪监视自己。

⒋控制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的整个思想和行动都被外界的某种力量所控制,使自己身不由己。有时病人坚信有人用特殊的仪器或某种奇特的设施,如电脑、手机、原子侦察器、太空仪等遥控或操纵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但这种控制常只针对病人具体的思想或行为的控制。

⒌附体妄想  也称为着魔妄想。病人自觉有神灵附体,指挥自己的言行,使之做出不可思议的行动。

⒍损失妄想  患者自认为自己有很多财富但却为他人所有。如某期彩票几百万元的大奖应该是自己的,但由于自己晚去了一步,或因某事耽误没买成而拱手让给了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⒎灾难妄想 病人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每日提心吊胆地有一种不祥的将要发生某种可怕的事情的感觉,自认灾难已经降临头上,世界将到末日,一切邪恶的东西将要毁灭。但究竟是什么事情他不知道,而且这种感觉与任何可能的原因都无任何的联系。

⒏变兽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变成了某种虫、兽等动物,并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异常行为。如吃草、吃人粪便,在地上四肢爬行等。

临床上,妄想的存在一般都不是单一的,多为几种妄想的混合存在。如夸大妄想、被害妄想的同时存在,一病例称自己曾吃过灵药,可以长生不老(夸大),许多人都想得到药方,千方百计地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杀害他并从他手里夺取药方(被害妄想)。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上一篇:情感障碍
下一篇:感知障碍

网站首页 | 浩东诊所 | 李氏家园 | 自杀救助小组 | 保定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 保定市军艳中医精神卫生诊所 | 振兴精神卫生诊所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精神卫生服务网(www.jswsfw.net) - 精神卫生服务网相伴,健康一生!
地址:保定市长城南大街1298号 电话:0312-2110395 2136197

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做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11-2014 冀ICP备12075763号-1

互联网网站
备案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