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称精神保健和心理卫生,它是研究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健康的学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解释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躯体、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良好地承受应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精神卫生应包括:①它是一门学科,即精神卫生学;②所谓的心理卫生即精神健康的状态;③是一种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要搞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必须有社会各阶层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充分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切实为患者服务,还要积极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教育。首先要求精神卫生工作者树立为患者服务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自己的职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和五个为主:即①治疗与预防结合,以预防为主;②求助与自助结合,以自助为主;③医学与社会结合,以社会为主;④生理与心理结合,以心理为主;⑤传统与现代方法结合,以现代方法为主。也就是要求精神卫生工作者,把人的身心健康看成一个整体,与内外环境紧密结合,运用一切科技成果,联系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卫生工作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下才能顺利地开展。因此,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教育首先应宣讲精神卫生的重要意义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争取政府各级干部的支持。主管部门要定期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并扎实地在社区中做出成绩,使领导认识到政府人力财力的投入,换来的是病人症状的改善、功能的恢复,大部分人回归社会过上常人的生活,在社区参加劳动创造财富,家庭和睦、社会治安稳定、减少了不良行为,降低了肇事率。使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到这种投入是治病救人的善举,是提高人们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改革深入发展、提高人们应激能力的重要步骤。 其次,要积极争取社区广大群众的支持,要向他们宣传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1、向社区广大群众进行社区精神卫生科普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精神卫生,如何看待精神病和精神病人,怎样正确对待精神病人并做到不惧怕、不歧视,家庭和社会都能接纳病人参加社会活动。对病人的社区康复创造适宜的条件,组成群众性的看护网。使领导、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对病人的康复都能尽一份力。 2、要教育广大群众如何识别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能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要让群众了解精神病的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协助家庭和病人搞好社区康复。 4、要教育群众了解什么是先天素质,婚姻和生育对先天素质的重要影响。 婚姻的精神卫生十分重要。结婚的男女双方身体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和近亲结婚,对下一代有重要影响。为促进优生优育教育妇女必须相信科学,做好婚前检查,婚前性卫生指导,绝对禁止近亲联姻。怀孕后孕妇的健康状态、精神状态对胎儿有一定影响。更有研究表明,孕妇如在怀孕3个月内接触放射性物质或经各种病毒性感染、服用某类药物、以及吸烟、喝酒等都可造成畸胎或胎儿出生后发生心身障碍……精神卫生是社区内广大妇女必须学习的课程。还要让广大群众了解精神病人病情好转后可不可以结婚、生孩子、精神病能否遗传等问题。 精神卫生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后天的教育和发展对人的影响。要利用一切教育手段,如办讲习班,研讨班,座谈会、板报、有线广播、电视、电脑网络及报刊等。做到人人懂精神卫生知识,人人宣传精神卫生,人人关心精神病人,人人做健康公民。增强全民的精神卫生意识,为精神病的社区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人都拥有健康。 |
网站首页 | 浩东诊所 | 李氏家园 | 自杀救助小组 | 保定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 保定市军艳中医精神卫生诊所 | 振兴精神卫生诊所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精神卫生服务网(www.jswsfw.net) - 精神卫生服务网相伴,健康一生!
地址:保定市长城南大街1298号 电话:0312-2110395 2136197
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做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11-2014 冀ICP备120757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