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网交流QQ:1683387133精神卫生服务网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专题 > 正文

社区精神疾病康复的形式

作者:1 来源: 日期:2014-5-22 14:09:54 人气: 标签:

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由于城市和农村存在较大的差别,因而,康复的形式及内容也各不相同。

   (一)城市精神病的社区康复形式

依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我国的城市精神病的康复有下列形式:

1、   基层专科:

这是依据我国国情较多采取的城市社区康复形式之一。是让基层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经有组织、有计划的短期专科培训成为专职或兼职的精神科医师,以他们为主,开展基层的精神病防治工作。主要工作任务是建立专科门诊、开设家庭病房、搞好家庭防治及康复、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和宣传,搜集和汇总所在社区的有关资料等。

2、   设立工疗站或组建福利工厂

依据我国国情,遵循“投入少、见效快”的原则,对社区中无固定职业、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病人进行职业、药物及娱乐治疗,以促进病人的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的逐步康复,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以便重返社会。并依据病人的劳动情况,发给一定数量的补贴和报酬,以鼓励劳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工作时间应少于每日6小时。专业医务人员应作好陪视或定期访视,便于观察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利于患者的职业康复。

3、   设立家庭病床

家庭病床是社区康复的重要形式,特别对就诊有一定困难的小城镇和农村的病人有着重要的治疗和康复意义。对那些因各种原因不愿住院或无条件住院的患者及病情较重但可在院外治疗、或新近出院可于社区康复的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服务。这种服务,由于病人没有脱离开家庭和社会,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的保持和恢复,更利于疾病的康复。

4、   群众性看护网

群众性看护网又称为群众性看护小组,是由病人的家属、亲友,邻居和社区内居委会组成的志愿团体与自助组织。这种以家庭为单元的群众性看护小组或看护网,对病人及病人家属给予了心理安慰、实际行为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病人和家属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他们的工作是对病人进行持续的、轮换式或随时随地的观察与监护,并与医务人员及时的沟通;督促和监管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就诊;并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看管,防止肇事;加强对群众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教育,提倡对病人的关爱,协助解决病人和家属的实际困难等。

5、   日间住院与晚间住院

这两种社区康复形式都属于“部分住院”的形式,是一种过渡性城市康复措施。主要是针对那些经住院化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或部分控制、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病人可以不必长期住院治疗,却难以完全适应正常生活,需继续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措施。这种康复形式可以大大减轻病人家庭和本人的经济负担,还不完全脱离家庭和社会,针对病人“部分”回归社区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为病人创造重返社会的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日间医院又叫白天医院,病人白天到医院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晚上回家;晚上医院则与之相反,病人晚间入院,白天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这种形式主要适合于某些家庭不愿接受或家庭无条件照顾病人,以及社区内无家可归者。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实现,社会人口流动性在迅速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迅速而自然的发展,晚间医院这种形式必然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及社区人们的重视。

此外,还有家庭社会干预、教育和咨询门诊、咨询热线及网上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措施。

   (二)农村精神病的社区康复形式

致病因素除了与生物有关外,心理和社会环境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由于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受文化背景、社会结构、经济条件等的制约,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仅极少数的精神病人接受过专科或综合性医院的诊断与治疗,绝大部分病人只求助于巫医、神佛,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科学系统治疗,70%的病人处于等级不同的精神残疾状态,流落街头、受尽凌辱。虽有乡村医生,但他们几乎都没有经过专科培训,加之缺医少药、经济问题,使病情加重而致精神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农村的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不仅要搞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还要做好复发和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工作,更为迫切的任务是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其可能控制和延缓功能的缺陷与衰退,以便为社区康复赢得时间。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缺乏,人们对精神病人的说话、办事、劳动、衣着所表现出的怪异言行不理解,认为这不是病,是脾气古怪、心眼小,因好吃懒做而装疯卖傻。家属和世人对这样的病人常常戏耍、训斥,甚则打骂,使病情加重,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迁延病情。只有对那些疯疯癫癫、四处乱跑、打人毁物、傻笑少言、拣食腐烂食物,说话语无伦次的才认为是精神病。所以,对农村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应激,指导家庭对病人的监护,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都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社区康复要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

1、农村社区康复领导机构

农村的社区精神康复工作,要在政府领导和各级干部的协助下进行。

   (1)成立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

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卫生、民政、社保、公安、残联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组成社区精神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该项工作的实施。要把此项工作纳入政府行为,搞好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增进精神卫生知识。要督促乡镇、村屯的各级干部协助实施。

   (2)建立社区精神康复办公室

此业务实施机构应由卫生局、精神病院、精神病防治所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等专业人员组成。任务是制定计划、督促组织工作、定期检查与评估,表彰典型搞好经验交流,推动该项工作实际、有序的进行。

2、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精神康复保健网

在精神科专家的指导下,以精神病院(精神病防治所)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医师、护士为骨干(一级),培训乡(镇)兼职医师(二级)及村(屯)的乡村医生(三级),掌握精神病的基本知识,搞好精神病普查普治工作,开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宣传教育,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农村精神病康复形式与城市略有差别,主要还是以家庭病床、家庭监护管理为主,建立群众自助式的看护网等。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网站首页 | 浩东诊所 | 李氏家园 | 自杀救助小组 | 保定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 保定市军艳中医精神卫生诊所 | 振兴精神卫生诊所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精神卫生服务网(www.jswsfw.net) - 精神卫生服务网相伴,健康一生!
地址:保定市长城南大街1298号 电话:0312-2110395 2136197

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做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11-2014 冀ICP备12075763号-1

互联网网站
备案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