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网交流QQ:1683387133精神卫生服务网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专题 > 正文

感知障碍

作者:1 来源: 日期:2014-5-21 15:32:07 人气: 标签: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分别反映事物的颜色、音调、气味、冷热、软硬等的个别属性。这几种感官对事物感知的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视觉、听觉感觉的范围就很大,而触觉、嗅觉等则很小。但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正确感知却常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的映象反映在头脑之中,人们称之为知觉。如在同一感觉器官的活动中,听觉器官则将各种音调的感觉组成音乐曲调的知觉;视觉器官则将各种颜色的感觉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印象组成彩色图画形成知觉。大多复杂知觉的形成,如物体的形状、大小、色彩、空间定向及时间知觉等都必须经各种感官的感觉综合作用之下而成的一个整体的映象。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则是始终在心理过程的影响之下进行的,感知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感知障碍主要是感知程度和感知内容的异常。

一、感知程度的异常

⒈感觉增强

患者不能忍受噪音、强光、高温及强烈气味,有的患者对轻微的声音如轻风拂动树叶、小鸟的低鸣、人们的轻言慢语也觉得难以忍受,甚至对钟表的滴答也觉得如雷贯耳。还有的患者对正常的室温感到极冷或极热,微弱的光线也感到刺眼,普通的气味也觉得刺鼻而令人难以忍受。此类症状多见于癔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及脑外伤恢复期患者。

⒉感觉减退

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感觉迟钝,或感知不清。如对强烈的震动,令人窒息难以忍受的气味等都不能引起较强的反应,甚至个别类型的患者可以采用十分痛苦的方式自杀。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或有意识障碍患者。紧张和激情状态下也可见此表现。

⒊感觉倒错

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如对冷的东西觉得是热的,热的反而觉得是冷的,产生一种对外界刺激相反的感觉。

⒋内感性不适

内感性不适也称为体感异常,是指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的难以名状和忍受的异样的感觉。如感到窜动、牵挂、撕扯、挤压、虫爬等特殊的不能明确指出不舒适部位的感觉。其不同于内脏性幻觉,体感异常可继发疑病观念,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二、感知内容的异常

(一)错觉

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通常是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如将甲事物感知为乙事物。但这种错误的感知首先必须有客观事物的具体存在,其次才是错误的感知。

 

每个人对事物都可能产生错误的感知,同样身材的两个人,站在高个人中的一人就显得矮,而站在矮个中间的一人就显得高。

引起错觉的原因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一般都是在感觉刺激水平降低时产生。

⒈感受性错觉

当外界刺激的强度减弱,感官提供给大脑的信号减少,使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综合发生障碍而产生的错觉为感受性错觉。如在晦暗照明之下容易产生视错觉,语声的微弱容易使人产生听错觉,这两种类型的错觉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

⒉情绪性错觉

在伴有强烈的紧张、恐惧、焦虑、期待等情绪时,可以发生错觉,还可因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疲劳后,也能影响感知而产生错觉。此类错觉也常发生于精神正常的人,但精神正常人的错觉只是一过性的,本人可通过对现实的认证而予以纠正;精神病患者的错觉是持续的,通过现实也难以得到纠正。

⒊心因性错觉

此类错觉多产生于情绪较为活跃而又善于幻想的人,常发生想象性错觉和暗示性错觉。如看到天空中的云彩就想象成一幅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画面,内容还可随想象而不断改变。暗示性错觉也较为常见,看到别人搔痒自己的身上也“痒”起来,看到别人吃东西,自己口中也充满口水。特别是催眠状态下产生的错觉会发生十分奇特的生理效应,如将一杯白开水放到被催眠者的手上并暗示说,这是一杯极甜的白糖水,被催眠者会贪婪香甜的喝下它,自然地产生一种把白开水当成白糖水的错觉。在催眠状态下可使受试者觉得同体积的棉花比铁还沉重。

精神病人的错觉常见于不同感官的错视、错听、错味、错嗅、错触及内感受性错觉。错觉是精神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产生错觉之后,病人难以觉察和纠正,往往会严重地影响病人的行为,增加病情。此症状常见于轻度意识障碍、癔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人在某种情绪背景下如心情紧张、惊慌恐惧或精神疲乏的时候也可发生错觉。

(二)幻觉

幻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并与真正的知觉有相同的特征。

幻觉可产生于意识障碍、脑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等。正常人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如睡眠与醒觉之交、疲劳状态、催眠或暗示或感知觉剥夺状态以及强烈的期待或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也都可以出现幻觉。但正常人出现的幻觉一般来说都是片断的,短暂的持续,并不是所有的幻觉都是病态,如反复出现大量的持续很长时间的幻觉则应视为病理表现,还应在病人坚信其幻觉是真实的且有某种心理学上的意义时,才可作为精神病的诊断依据。

幻觉还可按性质分为假性幻觉和真性幻觉

⒈假性幻觉

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清晰、鲜明、生动或与之相反的映象,病人知道这是不真实的,否认映象是自己意志的产物。

⒉真性幻觉

病人体验到幻觉是位于外在空间,如室内、室外,而且又是直接通过病人的感官感知的,即亲眼所视、亲耳所听、亲口所尝,幻觉感知的事物形象鲜明并认为存在于客观空间。

按感知的形式可分为:

   (1)幻听

幻听是出现于听觉器官的虚幻的知觉。幻听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无意义的噪声或有意义的语言。客观环境中并未出现某种声音,但病人却能“听”到,说出或隐瞒。如听到野兽的叫声、机器轰鸣声、流水声、夜静开门声以及说话声等(说话声也称为言语性幻听)。对噪声的幻听,一般可能是因听觉器官的某种疾病引起,对精神病的诊断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言语性幻听则常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按幻听的内容性质的病理过程看,幻听可以是肯定的、中性的、否定或命令的。“肯定的”是指幻听的内容对患者有利,如鼓励、赞扬、奉承(奉承也包含了对错误的怂恿),病人感到高兴、得意,对病情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幻听的内容是一些与患者无关的“中性的”内容,基本上不会对患者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而否定或命令性的幻听内容则对患者十分不利,否定性的幻听具有谩骂、议论、讥笑、讽刺、指责、侮辱等内容,使病人愤怒、狂躁,甚至对空叫骂、与之争辩,且往往会随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增强幻听内容的范围和程度。命令性幻听更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精神症状,患者可以在幻听到命令的支配下,做出冲动、毁物、破坏、伤人及自伤等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对家庭、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此症状多种精神病人都有表现。

   (2)幻视

病人“看到”无意义的、客观环境中并不存在的、丰富多样的场景。如火花、闪光、色彩或令人恐惧的场面,所“见”的形象有时可模糊,有时又可呈现为清晰、鲜明、具体。还有的看到的实物改变了原有的形状、或者是看到的东西变大或者变小。看到的东西比原来大的称为巨形象幻视;变小的为小形象幻视,也叫视物变形症,都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幻视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感染中毒性精神障碍。

   (3)幻嗅

幻嗅是出现于嗅觉器官的虚幻的知觉,也叫幻嗅觉,幻嗅往往与其他的幻觉和妄想结合一起反映出来。幻嗅的内容也多种多样,但大多为一些使人不愉快的难以闻到的、令人厌恶的气味,如腐烂的食品、烧焦的物品、化学药品以及血腥味、尸臭味等。由于幻嗅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所以病人的表情十分痛苦,常常捂住鼻子或用东西塞住鼻孔,而且还大多认为这气味是有人为加害自己故意施放的,从而使被害妄想加重。表现出不敢进食、不敢进入房间,甚至不敢喝水、洗脸等。

颞叶损害时,首发症状则是幻嗅。

   (4)幻味

幻味常常与幻嗅同时存在,病人“尝到”饭菜或其他食品中或水中有难闻的味道,如苦、涩、腥、辣或药味,而导致拒绝进食,认为有人施放了毒药企图毒害自己。幻味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颞叶癫等。

   (5)幻触

病人可有虫爬、触摸、通电、刀刺等感觉体验,还可有性接触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癔症等。

   (6)机能性幻听

机能性幻听是当病人听到外界某种现实声音刺激的同时,又出现与此根本无关的言语性幻听。当现实刺激作用停止之后,这种幻觉也即同时消失。一般单调的声音,如钟表滴答声、哗哗流水声、下雨声、雷声、风声、机械声等等都可引起机能性幻听。幻听的内容一般较固定且单调而简短。特点是幻觉与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也同时消失。机能性幻听是种特殊形式的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癔症。病人往往会在这种特殊幻觉的支配下,出现骂人、打人、伤人、毁物等异常行为。

   (7)反射性幻觉

反射性幻觉是当某一感觉器官处于功能状态时,另一感觉器官却出现幻觉。如一个病人看书时,同时听到有人在诽谤他、挖苦他。刚听到炒菜声就看到饭桌上摆满了酒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上一篇:思维障碍

网站首页 | 浩东诊所 | 李氏家园 | 自杀救助小组 | 保定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 保定市军艳中医精神卫生诊所 | 振兴精神卫生诊所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精神卫生服务网(www.jswsfw.net) - 精神卫生服务网相伴,健康一生!
地址:保定市长城南大街1298号 电话:0312-2110395 2136197

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做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11-2014 冀ICP备12075763号-1

互联网网站
备案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